在潮州,有一种传承数百年的特色食品 —— 老药桔,它是潮州凉果特产中的精品,也是潮汕地区广为人知的民间良药。
老药桔的原料是金桔,金桔属芸香科,别名金枣,为常绿灌木,果实呈倒卵型,长约 3 厘米,成熟时呈黄色,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,还可食用或制作凉果。每年金桔成熟季节,果子厂便会大量收购,随后开启复杂而精细的制作工序。
老药桔的制作工艺独特且繁琐,历经多道工序,每一步都饱含着潮州人的智慧与匠心。首先将金桔洗净,用水煮沸以除掉涩味,接着进行高温熬煮,期间掺入适量盐、糖、甘草以及其他多种辅料,随后便是漫长而关键的腌制过程。在腌制时,需将金桔置于陶缸中,让其在岁月的沉淀下慢慢发酵。整个过程中,金桔和汤浆逐渐变为褐色,直至金桔成为扁圆体状,一颗老药桔才算初步制成。还有一些制作工艺更为讲究,如选取果径 3.5 厘米左右的诏安金桔,在晨露未干时摘下,以保留鲜活的植物精油。制作时以十年以上的老香黄打底,佐以甘草、肉桂、丁香等二十余味药材,在陶缸中共同经历九十九天的深度发酵,形成独特的药香基底,随后再经过三蒸九制,让药材精华层层渗透,而后于果肉中结晶出天然的甘露醇。这种耗时半年的工艺,赋予了老药桔独特的风味与价值。
老药桔不仅承载着潮州的饮食文化,更具有诸多对人体有益的功效。从营养成分来看,它富含葡萄糖、果糖、苹果酸、柠檬酸及黄酮甙(如橙皮甙)、挥发油、肌醇、维生素 B 等。挥发油能够刺激消化道,促进胃肠积气排出,增加胃液分泌,从而帮助消化;同时,挥发油还能刺激呼吸道粘膜,使分泌增加,痰液稀释而易于排出,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;黄酮甙则有降低血脂的功效(参考文献: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,杨月欣主编,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)。此外,老药桔还能润喉利咽,缓解喉咙干燥、疼痛等不适,对长期用嗓的人群十分有益。现代研究表明,其富含的柠檬苦素能激活人体解毒酶,挥发性萜类物质对呼吸道菌群有明显作用(参考文献:《食品科学》期刊,2020 年第 41 卷第 15 期,《金桔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》) 。
在潮州人的日常生活中,老药桔的食用方式丰富多样。常见的是直接食用,口感绵软,酸甜适中,咸中带甜,浓郁的味道在口中散开,别有一番风味;也可将老药桔切片或捣碎后,加入沸水中泡茶饮用,根据个人口味还可添加蜂蜜或柠檬调味,一杯老药桔茶既能润喉,又有助于消化;在炖制鸡汤、排骨汤、红烧肉等汤品或菜品时,加入几颗老药桔,能起到去腥解腻的作用,使汤汁更加鲜美醇厚,肉香与果香相互融合,让人食欲大增;家庭养生中,还可尝试 “三时” 食疗法,晨起取果肉与燕窝隔水炖煮润肺,午后连皮带瓤冲泡消食,睡前用蜜渍果核含服安神 。
老药桔还有着越陈越香、越陈价值越高的特点。一般来说,1 - 2 年的老药桔口感较新鲜,果味较浓;3 - 5 年的老药桔口感醇厚,果味与药味融合得恰到好处;5 年以上的老药桔则口感更为醇厚,药味更浓,药用价值也更高 。其收藏价值不仅体现在药用和风味上,更承载着潮汕的地域文化,成为特色鲜明的收藏佳品。
作为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老药桔不仅是一种食品、一味良药,更是潮州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。它见证了潮州的历史变迁,承载着潮州人的乡愁与记忆。如今,随着时代的发展,老药桔也在不断创新与传承,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,还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远销海外,成为世界了解潮州文化的一扇窗口 。无论是作为日常养生的食疗好物,还是应对咳嗽、肠胃不适等小问题,老药桔都以其独特的魅力,在现代社会中持续散发着温暖与活力,值得更多人去了解和品味。